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目前,我国车联网行业经历了起步阶段、手机互联阶段和车载娱乐阶段,现处于与5G技术的融合时期。5G技术与车联网的紧密融合,实现先进的车载通信服务以及支持高级无人驾驶技术。未来随着5G与V2X技术的发展成熟,车联网产业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车联网利用车辆上的传感器设备、车载设备和通信模块,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汽车导航系统和智能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进行连接。车联网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云平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内五个通信场景,为汽车驾驶和交通管理应用提供环境感知、信息交互与协同控制能力,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安全、舒适、智能、高效的驾驶感受与交通服务,同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目前,我国车联网行业经历了起步阶段、手机互联阶段和车载娱乐阶段,现处于与5G技术的融合时期。5G技术与车联网的紧密融合,实现先进的车载通信服务以及支持高级无人驾驶技术。未来随着5G与V2X技术的发展成熟,车联网产业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途预测报告》分析,
如今,智能网联汽车慢慢的变成了消费市场的主要选择。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995.3万辆,市场渗透率达47.3%。
在新车市场中,智能网联汽车凭借着紧贴客户的真实需求以及常用常新的互联网属性,在消费市场“火出了圈”。比如,智能网联汽车搭载的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在行车过程中提供自动泊车、车道保持、前车跟随等多种选择,深受年轻花钱的那群人的喜爱。
不过,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速度大幅超出预期,为了抢占发展先机,各大汽车企业普遍面临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短缺的困扰。部分企业未解决这一难题,只能选择让非该技术领域的人员稍加培训后“转行”至此。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此做法并非正确解决之道。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与车联网相关的政策,鼓励发展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智能车载系统等领域。在《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不断建设车联网协同服务综合监测平台,加快智慧停车管理、无人驾驶等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载运工具、环境网联化和协同化发展。
日前,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19个新职业,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被纳入正式职业名单。据悉,这是名单中唯一一个同品类两个新职业被列入其中。
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但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市场上普遍缺乏专业的智能网联汽车有关人员来满足迅速增加的消费市场需求。随只能网联汽车相关职业身份的“转正”,这样的局面有望被彻底打破。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2024-2029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途预测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非常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